Writing in the Sciences Week5 学习笔记
本篇博客为科学写作公开课的第五周学习笔记。
- 本周将介绍如何撰写科学论文
 - 在写论文时,建议每天制定小而可行的目标,如:
- 每天 400 字
 - 完成 discussion 的前两段
 
 - 推荐的写作顺序为:
- 表格和图片
 - 结果
 - 方法
 - 介绍
 - 讨论
 - 摘要
 
 
表格和图片
- 表格和图片是整个文章的基石
- 可能读者只会去阅读标题、摘要和图表
 
 - 图表应该独立,可以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
 - 尽可能地使用最少数量的图表来讲述故事
 - 不要在图和表中展示相同的数据
 - 图片和表格的区别:
- 图片:
- 视觉冲击
 - 展示趋势和模式
 - 快速讲述故事
 - 完整讲述故事
 - 突出一个具体的结果
 
 - 表格:
- 提供精确的数据
 - 展示大量的数据/变量
 
 
 - 图片:
 
表格
- 表格标题应该:
- 明确表格的主旨
 - 与正文使用相同的关键词
 - 尽量简洁
 
 - 表格脚注:
- 通过脚注表明统计学显著性或解释细节、缩略语等
 - 具体应该遵循期刊的要求
 
 - 表格形式:
- 参考期刊之前的文章,不要重新造轮子!
 - 大部分期刊使用三线表格
 - 注意单位、数字位数、对齐方式等细节(看起来要很专业)
 
 
图片
- 图片主要可以分为三类:
- 原始证据
- 所见即所得
 
 - 统计图
- 折线图
 - 柱状图
 - 散点图
 - 饼状图
 - 箱型图
 
 - 示意图
- 说明试验设置或流程
 - 给出假设模型
 - 描述微观现象
 
 
 - 原始证据
 - 图例应该使得图片可以独立,包括:
- 简要的标题
 - 必要的试验细节
 - 符号定义或线/柱的模式
 - 各组的解释
 - 统计信息
 - PS:似乎有些期刊只需要简要的标题
 
 - 统计图的要点:
- 讲述一个快速的可视化的故事
 - 保持简单
 - 可以较容易地区分各组
 - 如果过于复杂,考虑转换为表格
 
 - 除了表格和图片外,还可以将影片作为补充材料
 - 个人感想:先完成文章构思(Road map),再画图片和表格,再开始写
- 不一定要整篇完成后再进行,可以分章节或段落进行
 
 
结果
- 结果部分不应该只是生硬地描述数据,而应该:
- 总结数据展示了什么
- 指出简单的关系
 - 描述整体趋势
 - 引用相关的图表
 
 - 避免简单地重复图表中的数据
 
 - 总结数据展示了什么
 - 撰写结果时的一些技巧:
- 划分子章节(如果需要)
 - 对图表中已有的信息进行补全,例如:
- 给出图片中没有标明的具体数值
 - 如果表格中只给出了绝对的数值,可以给出其百分比变化或差值
 
 - 只重复/突出最重要的数值
 - 不要忘记说明不好的结果或对照组结果
 - 注意 significant 只用于标明统计学显著性
 - 将你做了什么放到方法中
- 例如不要在结果中讨论统计分析的原理
 
 - 将对结果意义的评价放到讨论中
 
 - 结果部分时态的使用:
对于已完成动作使用过去时
we found that...
The average reaction time was ...
对于一直正确的主张,使用现在时,如数据的结果:
Figure 1 shows...
The data suggest...
 - 结果部分可以使用主动语态(更加生动)
- 因为主要讨论试验数据,所以可以少量地使用 we 来保持主动语态
 
 
方法
- 方法部分应该:
- 对你做了什么给出清晰的概述
 - 给出足够的信息,以保证研究可以复现
 - 保持完整,但应该保证易读性
- 划分子章节
 - 常用方法给出引用(不用描述细节)
 - 可能的话用流程图或表格展示
 
 - 与其他部分相比,可以更加自由地使用专业术语和被动语态
 
 - 具体来说,方法的组成成分应该包括:
- 实验材料
 - 参与者/研究对象
 - 实验方案/研究设计
 - 数据测量
 - 数据分析
 
 - 方法部分的时态:
- 使用过去时
- protocol 文章不遵循
 
 
 - 使用过去时
 - 但如果涉及数据表示,使用现在时
data are summarized as means ± SD
 - 方法部分可以大量使用被动语态
- 偶尔也可以使用主动语态
 
 
介绍
- 介绍部分其实比你想象的要简单
- 只需要遵循一个相对标准的形式
 
 - 一般来说不宜过长,三段左右即可
- 推荐 2-5段
 
 - 注意:介绍并不是一个完整的综述
- 应该聚焦于具体的假设和研究目的上
 
 - 可以将介绍想象成下面的圆锥体: 

 - 介绍应该包含下面这些内容:
- 已知的部分
 - 未知的部分
- 当前研究的局限和不足
 
 - 你提出的问题、假设或目的
 - 你的实验性方法
 - 为什么你的方法是创新且重要的(弥补其他研究的不足)
 
 - 撰写介绍的技巧:
- 保持段落长度较短
 - 面向普通读者写作
- 清晰、简洁、非技术性
 
 - 带领读者一步一步从已知背景到未知的不足,最后到你提出的问题
 - 强调你的研究如何弥补不足
 - 明确地表达你的研究问题(目的/假设)
- we asked whether
 - Our hypothesis was
 - We tested the hypothesis that
 
 - 不要回答你的研究问题
- 放在之后的章节中
 
 - 从一个 high level 进行总结
- 去除细节及和其他具体研究的对比
 
 
 - 介绍的时态和语态
- 使用主动语态
 - 介绍他人的研究用过去时
 
 
讨论
- 讨论章节的自由性最高
- 给予你发挥写作能力的机会
- 请遵循之前提到的写作原则
 
 - 也是最具挑战性的章节
 
 - 给予你发挥写作能力的机会
 - 讨论可以看做反的圆锥体: 

 - 讨论部分应该包括下面这些内容:
- 主要发现(回答介绍中提出的研究问题)
- 通常以 We found that 等类似的短语开头
 - 解释数据的意义(挑重点)
 - 表明发现是否具有创新性
 
 - 次要发现
 - 上下文
- 给出可能的机制或路径(对于某些解释机理的文章)
 - 与他人的结果比较
 - 讨论你的发现如何支持或挑战现有理论
 
 - 优点与不足
- 预计读者可能的问题与批评
 - 解释为什么你的结果具有鲁棒性
 
 - 下一步
- 推荐验证性研究(need to be confirmed)
 - 指出没有解决的问题和未来的方向
 
 - so what?
- 说明你的发现的重要影响
 - 告诉读者为什么应该关注你的研究
 
 - 总结
- 重述你的主要发现
 - 给出最终的关键信息(take-home message)
 
 
 - 主要发现(回答介绍中提出的研究问题)
 - 撰写讨论的技巧如下:
- 展示好的写作技巧
- 使用主动语态
 - 像讲故事一样
 
 - 以主要发现开头和结尾
 - 不要距离你的数据太远
- 聚焦于你的数据实际表明的内容,不是你希望其证明的内容
 
 - 聚焦于具体的不足,而不是普遍性的
 - 保证你给出的关键信息是清晰且坚固的
 
 - 展示好的写作技巧
 - 讨论的时态:
- 当指向具体的研究细节、结果、分析和背景研究时,使用过去时(偶尔完成时)
We found that
Subjects may have experienced
Miller et al. found
 - 当讨论数据的含义时,使用现在时:
The greater weight loss suggests
The explanation for this difference is not clear
 
 - 当指向具体的研究细节、结果、分析和背景研究时,使用过去时(偶尔完成时)
 
摘要
- 摘要部分是对主要故事的概述
- 其给出了每个章节的高光部分
 - 一般有长度限制
 - 独立于其他部分
 - 一般是人们只会去阅读的部分
 
 - 建议将摘要作为文章的最后一部分完成
- 如果之前写过摘要的草稿,终稿建议重新开始写
 
 - 摘要部分包括以下内容
- 背景
 - 研究问题/目的/假设
 - 实验
- 对关键材料和方法的快速总结
 
 - 结果
- 主要结果
 - 最少量的原始数据(最好进行总结)
 
 - 结论
- 对研究问题的解答或关键信息
 
 - 研究的影响(可选)
 
 - 摘要可以是结构化的(小标题)或自由形式